
- 作者:彭兵转,潘影,姜毓锋,著
- 定价: 68.00 元
-
内容简介:体认语言学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视角为全面系统地窥视英汉话语中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语言表征,系统探究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 背后隐藏的说话人的情感、态度、认识...阅读全部
关注
221
点赞
0
转发
0
-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书
- 出版时间:2023.12
- 出版地区:
- CIP核准号:2024001706
- ISBN:978-7-5117-4554-5
- 正文语种:中文
- 中图法分类:H315 ; H15
- 主题词:英语-隐喻-对比研究-汉语;英语-比喻-对比研究-汉语
- 出版单位:中央编译出版社
体认语言学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视角为全面系统地窥视英汉话语中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语言表征,系统探究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
背后隐藏的说话人的情感、态度、认识等主观色彩以及文化指涉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著作基于体认语言学理论, 综合运用文献统计法、个
案研究法和内省法等,分别对概念隐 喻和概念转喻的各个子类别以及其各自承载的主观性的认知识解和文化内涵等进行多维度、规律性的描写
与阐释。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植根于说话人对客观世界或客观事件的身体体验与感知,源自人类对人类的认知思维加工模式,是说话人对自身
经验的认知方式和过程,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两者均编码了人类即体验者的主观性。同时,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承载的主观性是人类文化的重
要载体,其背后隐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说话人对所在文化的考量以及对文化的认知结果,体现了人类对文化的具身体验与感知。概念隐喻
和概念转喻现象的系统研究可以为建构中国话语权及中国话语的对外传播提供参考,可对英汉教学研究、英汉互译研究等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现象主观性的认知识解,有助于 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汉话语中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背后隐藏的说话人的立场、态度和感情等
主观倾向,洞悉其背后英汉交际者的认知方式,解释英汉话语中的近义、多义和歧义等现象,促进英汉民族的思想交流。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
现象主观性的文化识解可了解西方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概念隐转喻及其主观性研究/彭兵转,潘影,姜毓
锋著.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23.12
ISBN 978-7-5117-4554-5
I.①概... I.①彭..②潘...③姜...亚.①英语-
隐喻-对比研究-汉语②英语-比喻-对比研究-汉语
IV.①H315②H15
中国国家版本馆CIP数据核字(2024)第001706号